第468章 意识流唠叨(可以跳过不看)(1 / 2)
第468章 意识流唠叨(可以跳过不看)
院门一开,门外喧嚣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。
这在赵小锤的意料之中,前世淄博等网红城市热闹景象还历历在目。
可惜这个村子只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庄。这片燕赵大地上的村落,大多带着一种历经风霜的朴实,灰墙土路,与“美”字实在不太沾边。
着网络流量涌来的游客们,带着猎奇的心态在村里转悠了不到十分钟,脸上便露出了显而易见的失望。土路、老房、光秃的树枝……实在没什么打卡点可拍。
于是人流很快便乌泱泱地涌向了临时增设的大集。
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得脚不沾地,一边维持秩序,一边帮年纪大的摊主操作收款码。
几位身着夹克、胸前别着徽章的人员站在不远处,看着眼前摩肩接踵的人流和不断成交的买卖,脸上虽保持着克制,但眼底的笑意却藏也藏不住。
带着帽子的赵小锤并没有引起注意,他收回目光,感受着胳膊上老太太那只枯瘦却用力抓着的手,搀着她,一步一步向村外果园走去。
缓慢前行的路上,一个个衣着光鲜、举着手机直播的游客谈笑风生地与他们擦肩而过,却没有人朝这位佝偻的老人多看一眼。
大集上忙碌的摊主们大声吆喝着招揽生意,志愿者们脚步匆匆地维持着秩序,几位负责现场协调的工作人员正满意地清点着人流数据。
所有人的注意力,都聚集在消费和流量上。
赵小锤一路走着…
路边,几个穿着旧棉袄、袖着手晒太阳的老人,眼神浑浊地望着热闹的人群;路边坐着一位神情麻木的中年男人,脚边放着破旧的编织袋;墙角里……
这些在消费社会不生产、也不消费的‘无用’之人,仿佛被那份热闹隔绝了。
游客看不见他们,那些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也看不见他们,要不是赵小锤搀着他们的其中一员,可能他也会看不见他们。
赵小锤突然转过头,向小姑娘问道:
“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?”
小姑娘闻言有点害羞,小声答道:
“我叫元禾露。”
稻禾上的露珠,无声凝结,无声蒸发,清晨转瞬即逝……
赵小锤抿了抿嘴,认真点点头:“很美的名字。”
元禾露受到夸奖,手足无措地又拆起了泛黄的发辫。
去往果园的路有些长。
元禾露的目光,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那些衣着光鲜的游客。
她看的不是他们手里的新潮手机或名牌包包,而是他们的身份。
她的眼神里,有一种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——那些游客谈论着改变未来,做着酷极了的工作,活得肯定精彩而重要。
赵小锤将这一切默默看在眼里,没有作声。
他搀着老人一步一步走着,脑海里,开始回想胖前台离开前夕,和他的最后一次深谈。
“小锤子,以轻松慢行的发展速度和规模,麻烦肯定会再次找上门的,不是一次两次,而是没完没了。”
“按照华夏的做事传统,以你现在的能量肯定每次都会得到解决,会有人在台前给你演好人,也会把找麻烦的人捆到你面前让你出气。”
“小锤子,我没办法教你怎么处理那些找上门的麻烦,不是我不会,而是你太特殊了,特殊到你每次都会用年轻人喜欢的‘装逼打脸’来解决那些麻烦。”
“你问我怎么一劳永逸?”
“不可能的,小锤子,除非你按照它们的规则办事,否则麻烦永远都会找上门来。”
“因为藏在幕后的,根本就不是人!”
此时,两人已经搀着老太太走出了喧嚣的村口,一步之隔,仿佛两个世界。身后是被流量点燃的、虚假的繁华;身前,是一条通向寂静果园的土路,和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。
……
怎么下决心?
↑返回顶部↑